慢性鼻-鼻窦炎是指鼻腔和鼻窦黏膜的慢性炎症,病程超过12周。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我国发病率达2%~8%。虽然儿童也可发生慢性鼻窦炎,但通常发生在年轻成人或中年成人,平均诊断年龄为39岁。
症状
成人慢性鼻窦炎有4个主要体征/症状:
1. 黏脓性鼻分泌物(通常是不透明的白色或淡黄色,也可能是稠厚的黄色、绿色或褐色)。
2. 鼻塞。
3. 面部疼痛、压迫感和/或胀满感。
4. 嗅觉减退或丧失。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4个主要体征/症状则是:
1. 黏脓性鼻分泌物(通常是不透明的白色或淡黄色,也可能是稠厚的黄色、绿色或褐色)。
2. 鼻塞。
3. 面部疼痛、压迫感和/或胀满感。
4. 咳嗽。(前面3个都跟成人一样,就第4点不同)
慢性鼻窦炎患者可能还会有一些其他症状,比如疲劳、不适、咳嗽、睡眠障碍、耳部疼痛或压迫感、头晕、口臭、牙痛、发音障碍或鼻/咽喉刺激,但也不一定是鼻窦炎引起的。
慢性鼻窦炎的患者大多病程冗长,给生活、工作、学习带来诸多不便和影响。由于脓涕流入咽部和长期张口呼吸,常伴有慢性咽炎症状,如痰多、异物感或咽干痛等。若影响咽鼓管,也可有耳鸣、耳聋等症状。小儿的慢性鼻窦炎还可以严重影响学习成绩,导致成绩下降.慢性鼻窦炎还可以做为一个病灶,导致附近器官的感染。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外因感受风寒、风热之邪,内因脏腑功能失调,主要与肺、胃、肝、胆、脾等脏腑邪实或虚损有关。鼻渊以热证居多,病久可以伤气,多与肺有关。

【孔最穴的位置】孔最穴属于手太阴肺经穴,孔最穴位于人体前臂掌面桡侧,当尺泽穴与太渊穴连线上,腕横纹上7寸。
【主治病症】痔疮、气喘、咳血、咽喉肿痛、肘臂痛、热病、头痛、咯血、咳嗽、嘶哑失声、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肺炎、扁桃体炎、手指关节炎、肋间神经痛。
【功效】 清热止血,润肺理气,平喘利咽。【鱼际穴的位置】位于人体手拇指本节(第一掌指关节)后凹陷处,约当第一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主治病症】失音、咽喉肿痛、咳嗽、咳血、发热、支气管炎、头痛、眩晕、胃出血、汗不出、风寒、脑贫血等
【功效】清热利咽,止咳平喘,通经活络手三里穴位于前臂背面桡侧,当阳穴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处(在前臂,手肘弯曲处向前3指幅,在阳溪与曲池连线上,用手按就痛之处)。
【主治病症】
1、运动系统疾病:缓解腰痛,肩臂痛,上肢麻痹,半身不遂等;
2、消化系统疾病;缓解溃疡病,肠炎,消化不良等;
3、五官科系统疾病:缓解牙痛,口腔炎等;
4、其它:缓解颈淋巴结核,面神经麻痹,感冒,乳腺炎等。
5、弹拨手三里对消除针刺不当引起的不适感有效。
【作用功效】通经活络,清热明目,调理肠胃。【合谷穴的位置】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先以右手拇指内侧横纹,对应左手虎口,拇指下压所按之处即是,或着食指拇指并拢,虎口处出现隆起肌肉,状若山丘,往后走为山谷凹陷处,即是此穴。
【主治病症】牙龈疼痛、耳鸣、耳聋、鼻炎、扁桃体炎、视力模糊、痰阻塞、窒息、虚脱、失眠、神经衰弱、痛经、乳腺炎、外感发热、三叉神经痛、咽喉肿痛、月经不调、荨麻疹、中风、脱肛、湿疹、痤疮、面瘫、口腔溃疡等。
【作用功效】疏风解表,通络镇痛,行血活气、止痛镇静、痛经活络【地机穴的位置】地机穴位于人体的小腿内侧,当内踝尖与阴陵泉穴的连线上,阴陵泉穴下3寸。
【主冶疾病】
1、月经不调、痛经、功能性子宫出血、阴道炎、遗精、精液缺乏等;
2、腰痛、腰痛胃痉挛、腹胀腹痛、泄泻、食欲不振等脾胃病证;
3、小便不利,水肿等等脾不运化水湿病证
4、胃痉挛、乳腺炎、下肢痿痹等。
【作用功效】健脾渗湿,调经止带【三阴交穴的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主治病症】
1、治脾胃虚弱、肠鸣腹胀,大便溏泄、消化不良、急慢性肠炎、细菌性痢疾、肝脾肿大、腹水浮肿、肝炎、胆囊炎等;
2、治肾炎、尿路感染、尿潴留、尿失禁、乳糜尿、疝气等;
3、保养子宫和卵巢、改善性冷淡,治月经失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痛经、带下、阴道炎、盆腔炎、前阴瘙痒、胎位异常、子宫下垂、难产、阴挺、经闭、不孕、遗精、阳萎、阴茎痛等;
4、治癫痫、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失眠、更年期综合症等。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又是三条阴经的交会穴,符合阴的特性,对女性有特殊的保护作用。维持年轻,延缓衰老,推迟更年期。
5、紧致脸部肌肉、去斑、去皱、祛痘,调治肌肤过敏、湿疹、荨麻疹、皮炎等。
6、治膝、踝关节及其周围软组织病变,脚气、糖尿病、高血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
【功能作用】将足三阴经气血重组后再行分流。
三阴交穴,十总穴之一。所谓“妇科三阴交”,顾名思义此穴对于妇症甚有疗效,举凡经期不顺,白带,月经过多,过少,经前综合症,更年期综合症等,皆可治 疗;此穴为又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因此应用广泛,除可健脾益血外,也可调肝补肾。亦有安神之效,可帮助睡眠。
三阴交穴有治疗遗精、阳痿、阴茎痛、小便不利、睾丸缩腹等作用,是治疗男子性功能障碍最常用的穴位之一。因此,经常用手指按摩三阴交可增强男子性功能。
昆仑穴位于脚踝外侧,在外踝顶点与脚跟相连线的中央点(足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病症】
1、缓解治疗头痛、高血压、眼疾、目眩、项强、鼻衄等
2、缓解治疗腰痛、怕冷症、肩背拘急、、脚跟肿痛等
3、缓解治疗小儿痫证、难产、癫痫、腹气上逆、肠结石、下痢等。
【功效作用】清热安神、舒经活络【承山穴】位于小腿后面正中,委中穴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就是承山穴的位置。
【主治病症】
1、缓解治疗小腿肚抽筋(腓肠肌痉挛)、脚部劳累、膝盖劳累、腰背痛、腰腿痛。
2、治疗便秘、脱肛、痔疮等。
3、理气止痛、舒筋活络
【功能作用】运化水湿,固化脾土。【肩井穴】位于肩上,前直乳中,当大椎穴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即乳头正上方与肩线交接处。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俯伏或者俯卧的姿势。
【主冶病症】
1、治疗头酸痛、头重脚轻、眼睛疲劳、耳鸣、高血压、落枕等
2、缓解治疗肩背痛、颈项痛、落枕、牙痛、乳痈、乳腺炎、肩周炎、肩软组织损伤、上肢痛、难产、半身不遂、胞衣不下、肺炎、扁桃体炎、瘫痪、四肢厥冷、中风不语、诸虚百损等
3、提高性功能。
【作用功效】肩井穴,通络止痛、活血利气。
【风市穴的位置】位于人体大腿外侧部的中线上,当腘横纹上7寸(直立,手下垂于体侧,中指尖所到处即是。)
【主冶病症】半身不遂、下肢麻木、痿痹、中风、瘫痪,脚气、遍身瘙痒等;排除大腿多余水分,使大腿变苗条;
【作用功效】祛风化湿,通经活络。
【取穴方法】取穴时,可采用仰卧的姿势,足临泣穴位于足背外侧,第四趾、小趾跖骨夹缝中。
【主治病症】
1、缓解治疗胆经头痛、眼疾、中风、目外眦痛、目眩、头痛、齿痛等;
2、缓解治疗腰痛、肌肉痉挛、胆囊炎、神经官能症、疟疾、足跗肿痛、中风偏瘫,痹痛不仁、腿疼等;
3、缓解治疗高血压、月经不调、失眠、乳腺炎、乳腺增生、呼吸困难、怕冷症、腹气上逆、肠结石等;
【作用功效】清头目、利胸胁、祛风、泻火。【涌泉穴的位置】涌泉穴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当你用力弯曲脚趾时,足底前部出现的凹陷处就是涌泉穴。
鼻炎的自我调理
1、做“推肺气法”和“推经脉血脉法1-5步.(胸部五大脉)”,增强肺功能、增进鼻腔供血,修复鼻粘膜。
2、两手大拇指的指背上下搓两侧鼻翼36下,活化血管。
3、两手指尖轻轻按揉鼻孔上方鼻骨下的凹陷处(迎香穴),刺激嗅觉。
4、手中指放在鼻梁向下按捋,同时食指与无名指也顺着两侧鼻翼捋下来至鼻孔甩出去。边推边想:鼻腔里的病气、浊气出去!鼻子通畅。
5、做“头部按摩法”,疏通面部、头部的血管、神经和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