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阳气生发、万物始生,正所谓“一年之际在于春”。然而对于肾脏病患者来说,春季却是疾病易发或加重的季节。
那么,肾脏病患者应如何在春季养生呢?根据中医辨证调护原则,京中专家教您这样做!
穿衣仍需注意保暖,谨防受寒
春天是气候多变的季节,气温忽冷忽热,虽有“春风拂面精神爽”之感,但中医认为“风者,百病之始也”,且“善行而数变”,若感受风寒之邪往往加重肾病。因此,防寒保暖仍是立春养肾的重点。此时衣着主张“下厚上薄”,以助春阳升发之势。
起居要规律,切忌熬夜
注意起居,要按时作息,同事也要注意休息,不要过于劳累,不熬夜降低身体抵抗力。
运动需适当,避免劳累
活动应以劳而不倦、略微汗出为度,避免大汗淋漓,耗气伤阳。注意要少去公共场合,避免流感等病,从而加重病情。
饮食需清淡,要控制钠盐的摄入
慢性肾脏病患者应一如既往地严格控制饮食,以清淡、富含营养为主,适当地补充水分;应减少食盐的摄入量,因咸味入肾,摄盐过量易伤肾气,不利于保养阳气。
保持情绪稳定,忌波动
在春季,人的情绪往往会出现一些波动。而情绪的波动往往又是肾脏病患者血压波动、病情反复的重要原因。因此,肾脏病患者需要调整好心情,良好的心态有助于肾脏病的稳定。
保持干净、整洁的卫生习惯
老年人由于膀胱、尿道肌肉松弛,黏膜变薄,抵御疾病的能力很低。因此,每晚临睡前,要用温水清洁冲洗外生殖器及肛门周围,最好用流动冲洗方式,避免盆浴。由此,可防止寄存在外生殖器的细菌顺尿道上延,波及肾脏。特别是对体质较弱的慢性病人,如糖尿病、心脏病、肿瘤患者,最好坚持在每天临睡前,清洗外生殖器与肛门周围,使之干燥后,更换上清洁的内裤,这是防止泌尿道感染、保护肾脏的重要措施。
遵医嘱用药,切莫自作主张
肾病是一种非常顽固的慢性疾病,部分患者治疗效果不佳的主要原因是治疗不及时、不对症、乱投医,从而出现病情反复。慢性肾病的治疗需要坚持长期、规范的用药,不可自行停药,以免影响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