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偏瘫患者,康复训练的基础是指关节的控制功能和肌肉力量功能。康复训练基本是围绕着肩、肘、腕、髋、膝、踝六大关节,以及核心部位。肩关节和髋关节分别是上下肢的根,核心是躯干稳定的基础。(点击链接参考学习:康复的基础理念 )手腕和脚踝属于远端关节,功能出现的相对比较慢,也困难一些。手腕和脚踝的恢复程度直接决定了手指和脚趾的恢复进程。手腕的功能不完善,手指的伸屈功能控制就不会正常。脚踝功能有内翻、外翻、背屈、跖屈。应用到实际步行过程中是背屈和跖屈的交互转换,也就是脚后跟着地到脚趾蹬地的过度,循环往复。有了控制能力,接下来需要肌肉的力量。人类身上的肌肉组织很多,在脑卒中疾病初期,其实肌肉还是这个肌肉,不会因为疾病就消失了,肌肉的力量也没有减弱。打个比方,肌肉组织是电灯泡,脑部神经细胞是开关,血液是电源,血管是电线。脑血管因为疾病损伤,也就是电线(血管)中间短路(脑出血)断路(脑梗)了。开关还是那个开关,可脑部的开关(脑神经细胞)会因为没有电源(血液)供应而损坏或彻底报废,失去开关的控制能力,电灯泡(肌肉组织)失去了控制,自然不会亮了。脑部损伤后失去了控制肌肉的上神经元细胞组织以及路径的反馈回路,控制肌肉收缩发力的控制能力消失了,肌肉不收缩就没有正常的功能动作。当大脑想控制肢体做动作时,负责该功能的肌肉完全不听指挥,脑部发出的指令到达不了肌肉组织。然后再加上一些错误的锻炼方法使不该出力的肌肉胡搅蛮缠,导致错误的代偿运动模式出现,本该发挥功能的肌肉长期得不到正常应用而处于废用状态,久而久之会出现患侧肌肉的萎缩和松弛。比如,控制抬脚踝的小腿前部的胫前肌,正常抬脚背的时候只是小腿前侧肌肉在收缩发力,但在偏瘫患者中常见的代偿模式是大腿肌肉同时也在发力。这就是基础功能的不完善和不稳定。往往在实际步行过程中,脚踝功能是难以自如控制的,我们看到的往往还是足下垂。在康复前期偏瘫患者在功能不完善的情况下出现一些功能性代偿,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代偿出现后,患者需要尽可能的回到基础的功能上去练习,而不是继续代偿锻炼,强化错误的运动模式。只要系统科学的从基础开始练习,错误的代偿运动模式会伴随基础控制功能的强大慢慢得到缓解,甚至完全恢复正常。
▶ 总结 偏瘫肢体康复基础是脑部发出指令,肢体关节肌肉可以正确执行这个控制指令,关节可以灵巧活动。而不是动膝盖时脚踝也在动,这是肌肉执行脑部指令的混乱,说明基础控制功能不够完善。在完善的基础控制功能之上,强大肌肉的力量。完善的控制能力,加上足够的肌肉力量,还有肢体的柔韧性和协调性,这才是完美的基础功能!